清明时节是春回大地,天气回暖的时候,因此从古代开始就常常会有清明出门游玩的习俗,而且像清明这种又是传统节日,又是二十四节气的重大日子会有很多的习俗讲究,所以清明节日会有很多别名。那么为什么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什么意思?还有何别称?
为什么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什么意思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
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而且在清明时节蕞热门,所以又叫踏青节。
清明节还有何别称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最初是作为春季农耕祭祀活动的一部分,古人认为此时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是祭拜先人、扫墓祭奠的好时机。因此,清明节也被称为“祭祖节”,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祖先的坟墓进行扫墓、祭奠、培土等活动,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清明节,又称为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祭祀节日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