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到农村去考察,汽车还没进县城,有时老远就可以看见一座像笔杆的塔;步行还没进村,有时也会看到村口有塔。这就是文塔。
文塔,又称文风塔、文峰塔、文笔塔、文昌塔。它盛行于明中叶至清代。一般修得细长,似毛笔插入云霄,似乎要在苍天上书写什么。文塔修在县城郊外的山上或村镇进出口的土丘上。文塔标志这个地方的人们重视教育,是儒家用来兴文运的一种建筑形式,同时也是风水观念的产物。
风水认为,文塔位居水口,乃一邑一郡一乡水门之华表。修文塔,要先观水神是否有情。朝水有情,则可贮其元气。文塔要合六秀,或合贪狼区门星,或受临官冠带帝旺水,切忌沐浴死墓绝胎水纳朝。坐向以去处为向,来处为坐。起天父地母卦而推高以合贪狼,用阔狭中心而推尺寸以合武曲。其丈尺方寸不口丁克山,否则会克文星,导致文运不昌。修塔要用风水罗盘测向,用罗经中针盘格定三吉六秀宜生旺食神方。文塔可弥补当地文峰低小之缺陷,使当地多出土子。明清的学人个个都想考中科举,所以许多乡村都修建了文塔。
湖北钟祥县有文峰塔。此塔建在龙山上,塔有22级,高达16米,巍峨雄姿,为郢中城东制高点。塔顶竖有铁笔一支直刺青天,大有倚天铺云,尽写乾坤沧桑之势。当地学子见到此塔,油然而生追慕前贤、振兴丈运的感慨。文峰塔是当地文风炽盛的标志,也起到了美化山川的作用。据说,此塔是我国现存年代蕞早的文塔,它创建于唐朝广明元年(880年),重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有一座文笔闹堂石塔。它以城北的五峰作为笔架,城东的堰塘作为砚台,含义是祈求当地学子文运兴盛。
陕西韩城县有座文星塔,修建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山川形势。明朝冷崇在《创建文星塔记》说:“杨公来我县为官,上任后就游览了韩城县的山川名胜,对韩城的风景非常喜爱。但是感到有所不足的是东北方向的山峰还不够耸拔,于是与本县乡绅人士们商议,修建一座浮图(风水塔)来弥补它。塔上塑了一个魁星像,塔北建了一座文昌庙,于是风景更加完美了。”
安徽省旌德县城有座文星塔,是按照风水观念修建。由于旌德县城的地形像“五龟出洞”,如果让龟出走了,就会带走文运和财气。又由于县城西南方有一座形状似火的梓山,导致城里经常失火。为“定”和“镇火”,就在清朝乾隆年问修了,这座塔。
有些地方讲究气派,将文塔变为文昌阁、魁星楼,这样耗资更大,人可以登临其上。修建这种楼阁,一方面是弥补自然环境的某种缺陷,另一方面是使心理上得到满足,人们将当地的好运都归于修建了文楼或文阁。江西《芳溪熊氏青云塔志》记载:“芳溪四面皆山,东有桐冈相台,西有狮岭风坡,北有牛洞太山,南有炉峰笔架,其镇密之势列如屏墙,惟东南隅山势平原”。于是,“自雍正乙卯岁依形家之理于洪源、长塍二水交汇之际特起文阁以镇之。义得万年桥笼其秀,万述桥砥其流,于是财源之茂,人文之举,连绵科甲”。
现在,文塔还大量存在于乡村,它点缀得山川更加美丽,成为人们旅游之地,也反映出农村文运兴盛的新貌。我们不能因为它是风水的产物就捣毁它,保留它是有意义的。